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备课杂谈之七十

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03-18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图片选择网络)


谈谈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备课杂谈之七十

袁建国

       选择经典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常用方法。它能为各科教学提供具有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可以为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既节省了备课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老师出现了偏差,存在神化、鬼化、僵化、泛化现象,需引起我们的警惕。今天给大家分享笔者发表过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引进教学模式的偏差与纠偏》,另一篇是《教学模式需谨防“四化”》。


引进教学模式的偏差与纠偏

      (注:本文发表于《教育时报》)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论的一个术语,国内外的研究和表述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是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有效途径,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产生于长期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是先进学校课堂教学的精华概括,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操作性、有效性的特点。但是,它也受课程、理念、区域、环境诸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普度众生”的万能药方。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脱离实际地盲目学,一刀切,搞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地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教学模式之风日盛,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但也出现了许多偏差。

      一是盲目跟风。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功利,盲从,学的模式不少,但都是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把课堂弄成了“四不像”。

      二是生搬硬套。不注重甄别遴选,不顾及校情学情,一味地拿来主义,全本地照抄照搬,搞形式,做样子,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

      三是生编乱造。成功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大量的教学实践为支撑,有其科学的结构框架和操作系统。靠拍脑门儿和拍桌子制定出来的所谓模式,只能是误入歧途,最终坑害了师生,坑害了教育。

      四是一切唯模式是举。学到一种模式,便不分学科,不管学生的年龄阶段,不顾教师的专业基础,清一色地强力推行,使本来优秀的教师失去了特色,使老师们怨声载道。

      针对种种偏差,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特别是主政一方的决策者们应该注意下面问题。

      首先,模式选择要突出一个“精”字。要精挑细选,要深入调研,要充分论证,要科学决策。既要考虑教学模式的前瞻性,又要考虑教学模式的成熟度。

      其次,模式推行要突出一个“恒”字。一旦认准了,就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像挖井一样,不挖出水来决不罢休。坚决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

      再次,模式实施要突出一个“变”字。变则通,通则久。再好的模式,到一个新的环境也可能水土不服。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教学理念是先进的,决策者要敢于变通,真正把教学模式变成自己的东西。

      最后,模式落实要突出一个“引”字。要引导、激励老师们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实验热情。应该先在小范围内进行相关研究,用取得的研究成果,吸引老师们参与进来。


教学模式需谨防“四化”

(注:本文发表于《山东教育》小学刊)

      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人,当推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其目的是想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形成一定的策略体系。这样的研究,无疑对教学研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误区,存在着神化、鬼化、僵化、泛化等“四化”现象,务须谨防。

      所谓神化,指将某种教学模式置于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其实,教学模式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其核心并不是模式本身,而应该是人,是这种模式的操作者——教师和受众——学生。一种教学模式,无论其教学理念多么先进,如果教师或者学生不认同、不接受、不适应,那么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失败的模式。有的学校,在学习某种先进教学模式后便强力推行,不顾教师和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结果遭到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社会的抵制,这种“神化”模式的做法,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所谓鬼化,是神化的另一个极端。有的学校,有的教师,学习、实践了某种教学模式后暂时未取得效果,便将该模式束之高阁,有的甚至怀疑、诋毁。更有甚者,并未深入学习、尝试、实践某种教学模式,仅凭主观臆断,便对其指手画脚,甚至恶语相向,这些都是对教学模式的鬼化,都是不负责任的。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决不能将其演变成“用则难,难则疑,疑则弃”。

      所谓僵化,指学校、教师仅是死板地套用某种教学模式,仅是“拿来主义”,没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创新,造成课堂上没有生机,没有灵气,机械化严重,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更重要的是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学习教学模式的一般思路是先走进去,再跳出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给教师创新的空间,要允许教师展示自己的个性。

      所谓泛化,指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其在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表现为运用过乱,没有章法。

      前面说过,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前提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其特点是“稳定”,其呈现形式是“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产生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归纳法,一是演绎法。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设计,严密的论证。有的学校靠拍桌子、拍脑门“创造”出来的所谓教学模式,是经不住实践考验的,是教学模式的泛化。

      上述“四化”现象,在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中常常遇到,表面上看是一种教学现象,其实质是思想上的肤浅,是行为上的盲目,危害甚大,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谨防。

2021年10月20日

===========================

更多教师备课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

谈谈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备课杂谈之六十九

再谈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备课杂谈之六十八

高效课堂的”四个知道“——备课杂谈之六十七

教学设计要突出差异性——备课杂谈之六十六

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备课杂谈之六十五

再谈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备课杂谈之六十四

搭台子:突出侧重点(课堂支持系统3)——备课杂谈之六十三

树梯子:落实增长点(课堂支持系统2)——备课杂谈之六十二

指路子,选准切入点(课堂支持系统1)——备课杂谈之六十一

如何研究学生?请注意这四点——备课杂谈之六十

如何研究教材?看看王君老师的案例吧——备课杂谈之五十九

备课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啥?——备课杂谈之五十八

END

你若喜欢,请点点赞好看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